单位名称 | 衡阳市珠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
法定代表人 | 周文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举办单位 |
珠晖区卫生健康局 | ||||||
住 所 | 珠晖区湖北里85号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疫情的监测、检验;负责从业人员的体检和培训、相关诊断证明及健康证的发放;负责辖区内预苗使用管理以及重大疫情事故的防控。 | ||||||||
开展业务 活动情况 |
一、章程执行情况 1.本单位的宗旨是:组织实施全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和措施,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反馈及疫情报告,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的咨询和服务。 2.本单位业务范围:负责全区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疫情的监测、检验、负责从业人员的体检和培训、相关诊断证明及健康证的发放,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以及重大疫情、事故的防控。我中心所开展的工作均严格按照章程要求认真执行。 二、开展业务情况 (一)卫生应急1、新型冠状肺炎防控 对全区各级各类人员开展了新冠防控知识的培训,共培训3000余人次,并开展了应急演练。 (2)外环境监测:对辖区市场经营的进口冷冻食品及外包装、冰柜、冷库及门把手、刀、案板及从业人员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共采集食品及外环境标本632份和从业人员500余份咽拭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3)开展复工复产新冠防控技术指导,指导各企业、学校等共200余家. (4)疫情处置:2020年全区报告1例新冠确诊病例,1例新冠无症状感染者,1例输入性新冠无症状感染者,经过我们规范科学地处置,没有出现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全区报告了24例疑似病例,经过核酸检测,全部排除。2-4月承担了衡阳市新冠定点医院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地样品采集和运送工作。及时追踪和协助处置密接、次密接人员200余人。 2、传染病发病与疫情报告情况:全年全区共报传染病种17种,共1631例,死亡病例3例,发病率为418.21/10万,死亡率为0.77/10万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共报告病种13种,共935例,发病率为239.74/10万,死亡病例3例,死亡率为0.77/10万,死亡病例为艾滋病病例。丙类传染病共报告病种4种,共696例,发病率为178.46/10万,无死亡病例。 (二)、免疫规划 1、全年对全区乡级及产科预防接种人员开展了免疫规划规范化培训课程共计6课时,培训124人次。 2、建卡建证 2020年全区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应建证2647人,实建立接种证2647人,建证率达100%,信息化管理2647人。为提高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根据全区各乡镇上报数据,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100.00%,脊灰疫苗95.06%,百白破93.20%,麻风疫苗95.32%,乙肝疫苗96.12%,乙肝首针及时率为100.00%,A群流脑疫苗93.52%,A+C流脑疫苗93.16%,乙脑疫苗94.58%,甲肝疫苗93.56%,麻腮风疫苗96.58%,各种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达到了上级要求。全年发放卡介苗1630支,脊灰灭活疫苗4300支,脊灰减毒疫苗5975支,百白破8650支,麻风疫苗1730支,乙肝疫苗8400支,A群流脑疫苗1545支,A+C流脑疫苗4820支,乙脑疫苗6180支,甲肝疫苗2670支,麻腮风疫苗4430支,白破2340支;1ml注射器52400支,2ml注射器2000支,利器盒800个。 2、做好学校查验接种证工作 3月、9月份联合区卫健局和区教文体局对全区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开展春、秋季入托入学查验证工作,查验全区托幼机构72所、小学42所,查验率为100%;入托、入学共查验14299人,查验率为100%;持证人数14299人,补证10人;全程接种人数7053人,应补种人数2489人,实补种人数2309人,补种率为92.76%。 (三)、慢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 1、慢病防治工作 全年管理高血压病人18900人,规范化管理12122人,规范化管理率64.13%;糖尿病累计在管7098人,规范化管理4363人,规范化管理率61.463%。 2、精神卫生管理 截止2020年12月31日珠晖区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共1538人,患病报告率4.01‰,规范管理率95.78%,面访率95.78%,服药率88.23%,规律服药率75.46%。以奖代补今年要求的指标是在册患者的15%,共计230人,报告发病率达到4.01‰。 四、肺结核病防治工作 全区发现登记肺结核病人270例,其中病原性阳性175例,病原性阳性率64.81%,病原学阴性95例。应管理数266例,实际管理265例,实际管理率99.62%。2020年全区报告肺结核病例545例,重报177例,应追踪363例,到位357例,总体到位率97.01%。2019年1-12月病人数321例,应管理304例,规范管理295例,规范管理率91.90%;规范服药患者数303例,规范服药率94.40%,治愈173例,完成疗程124例,治疗成功率94.90%。耐药筛查:病原性阳性应筛查数164例,药敏检查157例,筛查率95.73%。高危人群应筛查数28例,药敏检查28例,筛查率100.00%。利福平耐药患者数2例,纳入治疗2例,治疗率100.00%。 2020年我区应筛29967人,实筛29577人,其中有可疑肺结核症状9人,PPD试验实筛3230人,其中PPD一般阳性2人,强阳性6人,胸部X光检查实查18456人,其中异常13人,确诊肺结核病例3人。 五、艾滋病防治工作 1、2020年全年针对吸毒人群共发放宣传资料3300份,发放安全套31000余个。HIV检测数318人,阳性0人,月均覆盖率78.7%。 2、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2020共接待自愿咨询624人,检测624人,筛查送确诊阳性13人。 3、艾滋病咨询检测点受检者为535人,其中接受免费梅毒检测人数535人,检测比例100%,其中阳性0人。 4、2020年共有152名艾滋病人享受到国家低保。 六、性病防治工作 1、其中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性病门诊就诊数为128人,近筛查人数128人,梅毒咨询检测服务比例为100%。南华附属南华医院性病门诊就诊数为694人,筛查人数694人,梅毒咨询检测服务比例为100%。 2艾滋病咨询检测点受检者为535人,其中接受免费梅毒检测人数535人,检测比例100%,其中阳性0人。 七、健康教育与促进 1、印制4.25宣传海报120张,麻疹防控知识折页10000张,疫苗接种宣传单10000张,职业病宣传折页6000份,常见慢性病防治手册3300本,新冠肺炎防治折页50000份,纸巾盒10000盒,纸杯10000个,防艾笔记本14000本,近视+爱牙折页10000份,爱牙海报100张,带口号环保袋5000个,毒蘑菇防控宣传册5000册,海报20张。职业病带标雨伞600把、带标公文包500个、台灯500个。艾滋病折页30000份,带标台灯600个,带标杯子400个。计免科宝宝口水巾、汗巾各3000个。共计印制宣传资料11种154540份,宣传支持类产品9种47600份。 2、组织开展各类讲座、主题日宣传、工作督导 (1)3次健康巡讲活动:在珠晖区实验小学远离烟草+爱眼知识讲座,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余份,礼品195套,普及三个班师生195人;凯杰小学全民营养主题讲座,发放资料300份,宣传品300份;普及学校四个班师生共244人;在创富宾馆会议室举办职业病防治知识健康巡讲,发放资料200余份,宣传品100份,普及人群为各企业单位相关人员84人;共计受众人群523人。 (2)举办1次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参与人员为街道社区及医疗机构相关工作人员,普及人数22人。 (3)2次工作督导:对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督导,查出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指导,针对创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不定期对各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督查。 8、与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协作 八、检验检测工作 参加省里间比实验项目2个,任务刚下达、筹备中。 2020年农村饮用水监测:省里监测任务农村饮用水18份,格率94.4%。学校及幼儿园井水分析18份,合格率100%。扶贫水质150份,合格率81%。城市管网末梢水100份,合格率100%四小门店监测450个次,合格率95%。 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麻疹检测5份、阳性率0%。霍乱监测246个样,合格率100% 食品安全风险检测:蔬菜检测镉、砷金属元素20份(其中镉超标1份合格率95%、砷超标0份,合格率100%。大米检测镉、砷金属元素40份全部合格。油条检测含铝添加剂20份,超标2份,合格率90%。鲜湿米粉30份微生物,超标1份,合格率97%。 食源性疾病监测:2020年全区任务405份,完成309份、完成率76.3%。暴发食源性疾病:处理食源性疾病事件1起,蘑菇中毒6起 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对本辖区盐碘的监测,居民户盐300份(合格率100%),孕妇尿碘200份,合格率100%。学生尿碘100份,合格率100%。 九、学校工作 此次调查学生总计2668人,完成问卷调查学生累计1953人,调查数据将由市疾控中心统一整理后交省卫健委等部门总结分析,为下一步采取针对性的近视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十、尘肺随访工作 据统计全区尘肺537人,其中472已死亡,存活65人,数据已上报市疾控。 十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及监测工作 对辖区内100家大中小型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12家进行监测及申报工作。 十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员严重不足,卫生专业人员中、高级过少; 2、办公场所拥挤、地方小、检验检测设备欠缺; 3、疾病预防控制专项工作经费过少; (二)下步工作思路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2、加快推进疾控中心实验用房建设工作; 3、加强与教育部门协作,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预警机制; 4、保障疫苗质量,减少各类风险,将一、二类疫苗的冷链物流配送工作交由第三方有资质的企业负责。
|
||||||||
人员编制 |
|
||||||||
受奖惩和 有关评估情况 |
|||||||||
接受捐赠资助及 其使用情况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报告联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