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 | ||||||||
---|---|---|---|---|---|---|---|---|---|
法定代表人 | 黄建国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 | ||||||
开办资金 | 2492(万元) | 举办单位 |
衡阳市教育局 | ||||||
住 所 | 衡阳市衡祁路98号、向农路54号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养成人高等学历、中等职业学历人才,促进科技文化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各类非学历培训,全民终身学习服务。 | ||||||||
开展业务 活动情况 |
衡阳电大2020年综合办学报告 2020年,衡阳电大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为目标,以巡察整改为契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全校上下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疫情防控常抓不懈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带头坚守防疫一线,做到三“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学校安全发展的头等大事,与教育教学同安排、同要求、同落实,始终绷紧防疫这根弦不放松。二是物质准备到位。全年共购置防疫物资15万余元,确保防疫急需,新建了医务室、隔离室,配备了专职校医。三是重点防控到位。全年承担国家、省、市级社会考试任务19次1.8万余人次,组织校本部统考7次3.3万余人次,平安顺利完成每一次组考任务,确保了校园平安、师生平安。 二、巡察整改全面落实 2020年5月至7月初,衡阳市委巡察组对我校开展了巡察,并反馈了意见。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一是强化领导,履行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强化责任担当,带头抓整改落实。二是细化措施,落实过程管理。针对巡察组反馈3个方面11个问题,建立整改清单,按账管理、按时推进,全面销号。三是深化运用,确保整改成效。通过巡察整改,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班子更加团结,干部作风更加严谨,师生满意度和办学声誉不断提高。 三、党的建设全面推进 1、学习教育不断深入。2020年,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推进“学习强国”学习、干部在线学习、专题培训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深入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委以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接收了市委组织部基层党建检查, 4个支部全部评定三星级以上。积极做好从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 发展和确定了一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3、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党委、纪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在市教育系统率先试点廉政风险排查工作,为学校稳定和发展保驾护航。 4、群团工作生机勃勃。工会精心设计,每月组织一次教职工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组队参加市教育系统教工乒乓球团体赛,再次蝉联分组冠军。对校团委班子进行了调整,积极组织开展青年和学生社团活动,“衡阳群众”、“智慧团建”等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受到上级的肯定。 5、创文创卫巩固成果。在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创建,在我校2019度荣获全市一星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的基础上,巩固成果,向二星级文明校园迈进。 6、扶贫工作受到嘉奖。三年来,学校共派出3批次5人驻村扶贫,先后组织中层以上干部36人结对帮扶116户贫困户,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发展产业项目3个,援助村级公益建设项目3个,实施精准扶贫,至2020年底,帮扶的贫困户全部脱贫,顺利通过各级检查验收,多次受到好评,学校被市扶贫办给予集体嘉奖,2名驻村队员被评为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四、 教育教学提质创优 1、开放教育。始终坚持开放教育的主体地位,一年来,紧紧围绕“创优提质”,全面从严“治招治学治考”,全面落实教育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支持服务水平,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放教育办学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做到了“四有”:一是精准服务有成效。面对新冠疫情,从2月下旬开始开展线上教学服务,做到“停课不停学,服务更精准”,受到学员普遍欢迎,到课率高,排名全省前列。二是课程思政有成果。推荐6名教师报送5个作品参加全省电大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其中王琼娟老师获得国家开放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三是“创优提质”有作为。抓好考前复习和服务,学生形考通过率96%以上,终考通过率93%以上。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合评比,被国开评为“一村一大优秀教学单位”,获得省校组织奖4项,师生获奖61项。四是“农大”项目有后劲。发挥衡阳市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特色和优势,在诸多在不利影响下,仍完成招生934人。在全省新推出的乡村(社区)基层组织人才定向培养计划项目招生中,短短一周,我市就报名了480余人,保持了发展后劲。 2、中职教育。作为全省为数不多还举办有全日制中职教育的市级电大,我校坚持走精品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实行中高职有效衔接,打造市直公办中职教育的特色学校,做到了“四优”:一是优化专业设置。近年来,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中职专业设置,逐步集中到市场需求大、就业稳定的3-5个专业类别,办出精品和特色。二是优化队伍建设。配优配强中职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与开放教育同等对待。逐步打造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教师队伍。2020年教师参加省市级竞赛,全部获得奖项。三是优化养成教育。坚持围绕立德树人,培养具有良好品行和技能的适用型人才。在我校新校园,可以感受到学生文明有礼貌,校园整洁有人气。四是优化学生出路。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辟新的就业渠道,畅通升学通道。近年来,我校中职学生基本实现对口就业,中职对接开放教育大专已成为我校招生办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3、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市教师发展中心和市人事培训及考点这两块金字招牌,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教育做到“三强三精”,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一是强素质,精业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继续教育队伍建设,加大人员培养培训力度,做到凡培必送,凡培必有收获提高。压担子,坚持在工作中提升素质,实现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独当一项以上的业务,成为行家里手。二是强管理,精项目。做到制度严明、管理规范,要求每一个培训项目,过程实事求是,方式灵活多样,成效经得起各方考核。要求每一次组考任务,高度重视,周密安排,严守纪律。全年举办培训项目和承担考试任务近40个,都圆满完成。三是强服务,精品牌。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之至上。全年承担6万余人次的培训和考试服务,获得了广泛好评和良好口碑,打造了我校继续教育品牌。 4、终身教育。在省电大、市教育局、市委老干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有力支持下,近年来,围绕推进我市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坚持服务性、公益性和普及性,集中精力做好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网络教育:一是社区教育不断创新,成绩突出。2020年,新开设“我是草根我来说”访谈直播节目,每期的点击量超过10万次,创新了社区教育形式。成功举办了全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连续8年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全年参与各级评选和比赛,获得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12项、市级21项。主动对接和服务市委重要工作,在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宣讲活动中,我校作为唯一的一所学校荣获“特殊贡献奖”。二是老年教育不断推进,影响扩大。近年来,我校先后举办了书法、声乐、舞蹈、模特、京剧等12个专业培训班,场场爆满,一位难求,受到老年学员的交口称赞。三是干部网络教育不断提质,效果明显。全年全市参学单位150个,参加考核的学员23735人,参学率、合格率均达到百分之百,是全省连续多年均能达到“双百”的市州之一,保持了全省前列。 五、管理服务不断规范 1、教务工作。按照“学籍注册一丝不苟,考试报考一个不错,成绩输机一个不漏,毕业办证一个不缺”的要求,精准服务教学点和学生,全年课程注册2.9万人、 16万科次,录入成绩5万人次,办理毕业证书6700余人,无差错。全年组织期末考试、上机考试近12.6万人次,无重大考试责任事故。征订发放教材近10万册,及时到位无浪费。 2、科研工作。2020年全校申报成功1个国家级课题、8个省级课题、9个市级课题。全校教师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34篇。 3、招生工作。全年全市电大系统共完成各类学历教育招生9115人,其中开放教育7080人,农民大学生项目934人,成人教育、网络教育401人,中职267人,基层组织人才定向培养项目433人,开放教育招生规模排在全省前列。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共2.3万余人。 4、后勤、财务和技术保障工作。全年投入教学设备设施更新和维护资金100余万元。积极争取到市教育局的支持,启动培训楼改造项目,改善办学条件。财务工作被省校评为“优秀财务工作集体”,经受了市委巡察组的巡察,全年各项非税收入2700余万元,对外无欠款。网络安全保障有力,2020年参加全省“湖湘杯”攻防应急模拟市级演练,是网络未被攻破的唯一参演单位,受到省、市网信办表扬。 六、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党委对我校领导班子和干部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2020年,调整了3名老班子成员,补充了2名年轻的新班子成员, 2名中层干部提拔交流到市直学校担任班子成员。学校党委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制订方案报市教育局党委,拟选拔2名正科级和4名副科级中层干部。根据专业教学需要,面向高校和社会公开招聘10名教师,其中有人民大学、上海交大毕业的研究生,进一步了改善教师队伍结构。4名教师获评高级职称,3名教师评为市级优秀骨干教师。 七、学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地方行政部门对我校的办学定位,依然不明确、不统一;二是确保办学规模与规范办学,依然有压力、有矛盾;三是改善办学条件与加强队伍建设,依然有短板、有不足。四是调动全员积极性,依然不平衡、不充分。 八、2021年的基本工作思路和举措 2021年,我校将以更名衡阳开放大学为新契机,以启动全市乡村(社区)基层组织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为新抓手,紧紧围绕“提质创优”,强化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稳定办学规模,规范办学行为,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瞄准创建全国一流地市级开放大学目标不放松,以更大的担当作为,以更新的成绩贡献,为衡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学习型城市出力,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
||||||||
人员编制 |
|
||||||||
受奖惩和 有关评估情况 |
|||||||||
接受捐赠资助及 其使用情况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报告联系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