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市直

中共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时间:2022-02-18 12:17:29来源:
分享: 0

2014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464


法人证书号:143040000464
单位名称 中共衡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法定代表人 周美好
经费来源
全额拨款
开办资金 21.5万
举办单位
中共衡阳市委
住  所 衡阳市华新开发区延安路22号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开展党史资料的征集及研究,促进社科发展 职能: 党史资料征集、编辑、保存、党史研究、党史宣传、党史教育与培训
开展业务
活动情况
  (一)市委重视党史工作有新举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史工作。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邓柯上任不久,就到市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听取党史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具体问题。2月9日,市委常委会听取党史工作汇报,研究党史工作,解决了一揽子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我们开展党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市委对党史联络组的建设特别重视,同意增补雷良玉、蒋勋功两位老领导为党史联络组副组长,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史联络工作。市政府将三卷纳入市财政预算,增拨了外部人员协编经费。市委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共衡阳市委执政纪事>资料征编工作的通知》等,为规范有序推进党史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市委组织部、市编办给我们增设3个副科级领导职位。在清理领导干部兼职中,市委和各县市区委对党史工作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对12个县市区的党史研究室主任兼任县市区委办副主任的,仍旧兼任县市区委办副主任,加强了对党史工作的领导。
  (二)党史联络工作有新加强
  党史联络组是党史工作的坚强后盾。一年来,全市各级党史联络组认真审核党史正本和党史书籍,把好史实关,有的党史联络组还亲自征集党史资料。刘增科老书记对《中国共产党衡阳历史》(第二卷)、《中共衡阳市委执政纪事》进行了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衡南县党史联络组为修复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旧址做了大量工作。衡阳县党史联络组老领导与县党史研究室的同志下乡送党史书籍,宣讲党史知识。衡山县党史联络组与县史志办精心编纂了《衡山县组织史》。衡东县党史联络组配合省新闻媒体拍摄《县委大院》,联络组顾问向儒卿等老同志讲述县委大院的亲身经历,深受大家好评。祁东县党史联络组协调帮助党史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党史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常宁市党史联络组老同志围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撰写回忆文章,编辑出版了《回忆录》第三辑(1957—1978)。耒阳市党史联络组老同志积极撰稿,编纂出版了《足痕》第三集。南岳区委党史联络组与区史志办合编了《上马杀贼 下马学佛》,该书生动地再现了南岳宗教界英勇抗日的历史画卷。石鼓区、雁峰区、蒸湘区党史联络组深入区直单位、乡镇(街道)、企业、学校,宣传区史。珠晖区党史联络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新成效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2014年我室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组织集中学习和专题讨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市廉政书法作品展、到雁北监狱按受警示教育。邀请市委第十六督导组组长刘景良教授为我们上《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课。二是以反“四风”为总抓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三是厘清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我室今后三年“四个一”工作规划。四是开展“弘扬党的历史与搞好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研究,形成了《弘扬群众路线,践行执政为民》、《汲取历史营养,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等一批成果,其中《汲取历史营养,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在《湘潮》上刊发。五是建章立制,全室建立包括党务工作、廉政工作、作风建设、行政管理等16项规章制度。
   (四)党史编研有新成果
  做大做强党史工作主业,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一是紧锣密鼓地抓好《中国共产党衡阳历史》第二卷的撰写工作,在力量和时间上高度集中,尽快形成初稿。二是开展《中国共产党衡阳历史》第三卷编纂的前期工作,市委常委会议已原则同意了我们上报的编纂方案、编纂纲目。三是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做好党史正本编纂工作,目前,衡南、衡阳、衡山、石鼓、雁峰5个县区的党史正本一到三卷已出版成书,蒸湘区的三卷正在定稿,祁东、常宁、耒阳、南岳已启动三卷的前期准备工作。四是认真做好《中共衡阳市委执政纪事》的征编工作。五是对全市2006以来的党史成果进行评选。邀请党史专家担任评委,对参评的39部著作、15篇论文进行了评审,评选出了优秀党史成果。六是做好《湖南党委工作纪事》的征编工作。
  (五)党史平台建设有新突破
  2014年,我们在党史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一是筹建衡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发展了一批会员单位及会员,延伸了党史工作手臂。二是建设了机关内部办公系统网,使用衡阳市电子政务内网平台下的协同办公系统进行办公。三是启动了衡阳党史网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四是抓好《湘潮》征订工作。2014年,在全市党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湘潮》杂志的征订工作,订阅《湘潮》7600多份,绝对数为全省第一,创我市历史新高。五是开展“学湘潮补精神之钙,用湘潮铸理想之魂”活动。今年元月13日,在雁峰区湘江乡召开“学史补钙•以史铸魂”现场交流会,并且现场向全乡党员干部免费赠送《湘潮》杂志。6名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在会上介绍了学湘潮、用湘潮的体会和感想。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志初,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邓柯,市委党史联络组组长刘增科等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央党史研究室、湖南新闻联播、衡阳电视台、红网百年湘潮网等媒体先后进行了宣传报道。
  省委党史研究室以湘史电[2014]1号文件推介了我市加强平台建设、服务“以史铸魂”的经验,充分肯定了我市在党史学会、党史网站和《湘潮》等“以史铸魂”平台建设上,认识统一有深度,措施整合有硬度,改进方法有力度,立说立行有速度。
  (六)党史宣传工作有新起色
  我们积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夏明翰故居、毛泽建烈士陵园、罗荣桓元帅故居、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烈士陵园等10多个党史红色遗址推荐作为全市学习教育基地。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七)党史工作环境有新改善
  一是多渠道争取资金,改善办公条件和工作条件,更换了空调、电脑、办公桌椅,添置了摄影设备和保密设施,建立了图书资料储藏室,努力改善工作条件。二是争取各方支持,新增了三名科级领导干部职数,按照“勤奋、好学、善写、敬业”的用人导向,对科室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三是加强与省室和县市区史志部门的上下对接,加强与市直部门的横向联系,为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人员编制
实有人数
其中在编人数
受奖惩和
有关评估情况
接受捐赠资助及
其使用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报告联系人
姓名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石琪 0734-8866856